美國商務部宣布對中興(xing) 通訊采取出口管製措施,引發了全民對國產(chan) 芯片的關(guan) 注。
據數據統計,中國集成電路產(chan) 品連續多年每年進口額超過2000億(yi) 美元,一旦缺“芯”,可以想像會(hui) 麵臨(lin) 什麽(me) 生產(chan) 困難。
那麽(me) “芯片”為(wei) 什麽(me) 這麽(me) 重要?中國芯片製造業(ye) 的短板在哪裏?我們(men) 什麽(me) 時候才能實現真正的“中國芯,中國造”?今天我們(men) 來簡單談談中國的芯片製造業(ye) 。
芯片跟集成電路、半導體(ti) 是一回事嗎?
我們(men) 經常碰到“芯片”、“集成電路”、“半導體(ti) ”這幾個(ge) 術語,這些詞在我們(men) 日常的討論中經常是混用的,硬要區分的話,可以說集成電路是更廣泛的概念。
1958年9月12日,在美國德州儀(yi) 器公司擔任工程師的Jack.Kilby發明了集成電路的理論模型。1959年,曾師從(cong) 晶體(ti) 管發明人之一肖克萊的Bob.Noyce率先創造了掩模版曝光刻蝕方法,發明了今天的集成電路技術。
我們(men) 所說的集成電路指的是采用特定的製造工藝,把一個(ge) 電路中所需的晶體(ti) 管、電阻、電容和電感等元件及元件間的連線,集成製作在一小塊矽基半導體(ti) 晶片上並封裝在一個(ge) 腔殼內(nei) ,成為(wei) 具有所需功能的微型器件。在國家的產(chan) 業(ye) 統計上,集成電路也常常作為(wei) 一個(ge) 寬泛的概念而使用。
芯片則是指內(nei) 含集成電路的半導體(ti) 基片(最常用的是矽片),是集成電路的物理載體(ti) 。而半導體(ti) 是一種導電性能介於(yu) 導體(ti) 和絕緣體(ti) 之間的材料,常見的有矽、鍺、砷化镓等,用於(yu) 製造芯片。
集成電路產(chan) 業(ye) 離普通人很近又很遠。大多數人隻知道手機電腦、各行各業(ye) 裏麵都要用到電子器件,CPU、GPU、單片機、數控裝備、汽車都離不開芯片,但是說起芯片的設計製造,卻隻有少數人知道。
芯片行業(ye) 的技術含量可以說十分密集,像畫板子、晶圓、流片、製程、封裝、光刻這樣的芯片製造“黑話”很多人可能聞所未聞。另外,芯片行業(ye) 資金極度密集,生產(chan) 線動輒數十億(yi) 上百億(yi) 美金。此外,人才也是這個(ge) 行業(ye) 的稀缺資源。一方麵是技術又貴又難、人才難以培養(yang) ,另一方麵是行業(ye) 的集中度很高,少數的幾家大企業(ye) 壟斷了行業(ye) 的尖端技術和市場,剩下的企業(ye) 裏人才的待遇也就很難趕上幾家巨頭了。
在指甲蓋大小的晶圓上雕來雕去,一塊芯片就誕生了
芯片生產(chan) 是一個(ge) 點砂成金的過程,從(cong) 砂子到晶圓再到芯片,價(jia) 值密度直線飆升。真正的芯片製造過程十分複雜,下麵我們(men) 為(wei) 大家簡單介紹一下。
晶圓是指矽半導體(ti) 集成電路製作所用的矽晶片,由於(yu) 其形狀為(wei) 圓形,故稱為(wei) 晶圓。單單從(cong) 晶圓到芯片,其價(jia) 值就能翻12倍,2000塊錢一片的晶圓原料經過加工後,出來的成品價(jia) 值約2.5萬(wan) 元,可以買(mai) 一台高性能的計算機了。
從(cong) 熔融態Si中拉出晶圓並切片
獲得晶圓後,將感光材料均勻塗抹在晶圓上,利用光刻機將複雜的電路結構轉印到感光材料上,被曝光的部分會(hui) 溶解並被水衝(chong) 掉,從(cong) 而在晶圓表麵暴露出複雜的電路結構,再使用刻蝕機將暴露出來的矽片的部分刻蝕掉。
晶圓片拋光後利用光刻機將設計好的電路轉印到晶圓上
在晶圓上刻蝕出來複雜的結構
接著,經過離子注入等數百道複雜的工藝,這些複雜的結構便擁有了特定的半導體(ti) 特性,並能在幾平方厘米的範圍內(nei) 製造出數億(yi) 個(ge) 有特定功能的晶體(ti) 管。
鍍銅後再切削掉表麵多餘(yu) 的銅
再覆蓋上銅作為(wei) 導線,就能將數以億(yi) 計的晶體(ti) 管連接起來。
經過測試、晶片切割和封裝,就得到了我們(men) 見到的芯片
一塊晶圓經過數個(ge) 月的加工,在指甲蓋大小的空間中集成了數公裏長的導線和數以億(yi) 計的晶體(ti) 管器件,經過測試,品質合格的晶片會(hui) 被切割下來,剩下的部分會(hui) 報廢掉。千挑萬(wan) 選後,一塊真正的芯片就這麽(me) 誕生了。
切割出合格晶片後報廢的晶圓
光刻機精度,芯片製造的卡脖子環節
製約集成電路技術發展的有四大要素:功耗、工藝、成本和設計複雜度,其中光刻機就是一個(ge) 重中之重,核心技術中的核心。
一些裝備由於(yu) 其巨大的製造難度被冠以“工業(ye) 皇冠上的明珠”的稱號,最主流的說法是兩(liang) 大裝備:航空發動機和光刻機,最先進的航空發動機目前的報價(jia) 在千萬(wan) 美元量級,但是最先進的光刻機目前的報價(jia) 已經過億(yi) 美金。
芯片的集成程度取決(jue) 於(yu) 光刻機的精度,光刻機需要達到幾十納米甚至更高的圖像分辨率,光刻機的兩(liang) 套核心係統——光學係統和對準係統的精度越高,可以在矽片上刻的溝槽越細小,芯片的集成度越高、計算能力越強。
目前,世界上80%的光刻機市場被荷蘭(lan) 公司占據,高端光刻機也被其壟斷。中國在努力追趕,但是目前仍與(yu) 國外存在技術代差,比美國差兩(liang) 代、比美國的盟國差一代——但是這不是說我們(men) 的追趕不重要,如果我們(men) 不做出來,國外就可以想怎麽(me) 賣就怎麽(me) 賣,賣不賣、賣啥型號、賣多少錢都不由我們(men) ,而我們(men) 做出來了,國外更高精度的設備就會(hui) 賣給我們(men) ,價(jia) 格也相對實惠很多。
AMD的芯片製造紀錄短片
中國的芯片製造究竟處在什麽(me) 水平?
1、發展很快,落後兩(liang) 代,技術受限,產(chan) 品低端
總的來說,中國的芯片製造技術在快速發展,同時存在工藝落後、產(chan) 能不足、人才緊缺等問題。
中國集成電路行業(ye) 共分芯片封裝、設計、製造三部分,總體(ti) 呈現高速增長狀態。2004年至2017年,年均增長率接近20%。2010至2017年間,年均複合增長率達20.82%,同期全球僅(jin) 為(wei) 3%-5%。
但是另一方麵,中國集成電路製造工藝落後國際同行兩(liang) 代,預計於(yu) 2019年1月,中國可完成14納米級產(chan) 品製造,同期國外可完成7納米級產(chan) 品製造;產(chan) 能嚴(yan) 重不足,50%的芯片依賴進口;同時中國的產(chan) 能和需求之間結構失配,實際能夠生產(chan) 的產(chan) 品,與(yu) 市場需求不匹配;長期的代工模式導致設計能力和製造能力失配、核心技術缺失;投資混亂(luan) 、研發投入和人才不足等問題,導致中國集成電路產(chan) 業(ye) 目前總體(ti) 還處於(yu) “核心技術受製於(yu) 人、產(chan) 品處於(yu) 中低端”的狀態,並且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(nei) 無法根本改變。
再具體(ti) 一點的,數字電路部分的芯片設計我們(men) 還可以抄一抄、趕上來,但是在模擬電路部分,我們(men) 的晶振、AD采集卡等產(chan) 品的精度還不夠高,積累得還不夠,核心技術還沒有把握到手裏。
2、在手機、礦機領域,“中國芯”已占有一席之地
雖然中國的芯片產(chan) 業(ye) 整體(ti) 上還比較落後,但是這並不妨礙我們(men) 在一些具體(ti) 的應用場景中造出自己的芯片。
舉(ju) 兩(liang) 個(ge) 例子,一個(ge) 是手機芯片、一個(ge) 是新興(xing) 的區塊鏈技術中的底層——“挖礦”用的計算芯片。
在移動互聯網的大潮中,中國企業(ye) 早早介入了手機芯片的研發之中,在手機這個(ge) 應用場景中占有了自己的地位。
在區塊鏈技術火爆的今天,礦機專(zhuan) 用的芯片基本上已經被中國的產(chan) 品所壟斷。挖礦用的芯片起初隻是普通電腦的CPU,後來是GPU、FPGA芯片,再後來中國的創業(ye) 者通過把其中不必要的部件都減掉,造出來專(zhuan) 門用來挖礦的芯片,把算力和能耗發揮到極致,再加上中國強大的基礎製造體(ti) 係,一舉(ju) 壟斷了這個(ge) 新興(xing) 的市場。
在傳(chuan) 統芯片領域已經被巨頭壟斷的當今,一些麵向專(zhuan) 門的應用領域的芯片是中國未來實現彎道超車的重點,除了上麵提到的手機芯片、礦機芯片,還有專(zhuan) 門用於(yu) 人工智能計算的AI芯片等等。
3、物聯網下的三維“芯片”具有維度碾壓上的優(you) 勢
傳(chuan) 統的芯片更多的是在矽片上畫二維的電路,而隨著物聯網技術的興(xing) 起,萬(wan) 物互聯對傳(chuan) 感器技術提出了巨大的需求,一種在矽片上雕出來三維機械結構的新技術“MEMS”(微機電係統)逐漸走入了人們(men) 的視野。
MEMS的加速度計
相比於(yu) 傳(chuan) 統的傳(chuan) 感器,MEMS傳(chuan) 感器具有維度碾壓上的優(you) 勢,利用MEMS技術造的陀螺儀(yi) 、麥克風、壓力計等傳(chuan) 感器用在導彈、手機和穿戴設備中,發揮著巨大的作用。
目前MEMS領域正在經曆年均200%-300%的快速增長。中國在該領域的研究處於(yu) 世界的前列。
結語
芯片製造是一個(ge) 對技術、資金、人才都高度依賴的行業(ye) ,特別是在工藝上,光刻機的精度是製約芯片製造關(guan) 鍵中的關(guan) 鍵。傳(chuan) 統芯片領域被國際巨頭壟斷的今天,一些新興(xing) 芯片領域是中國彎道超車的重要突破口,目前中國已經占據有一席之地。
而近期的中興(xing) 事件,也向公眾(zhong) 傳(chuan) 達了這樣的一個(ge) 現狀:芯片的國產(chan) 替代,絕不是可有可無的,雖然急不得,但是也必須要加緊推進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