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lobal
可持續發展
可持續發展
持續創新、引領行業進步是我們不屈的使命。
新聞&資源
新聞&資源
時刻與您分享我們的一點一滴
關於我們
關於我們
乐天堂FUN88電子集技術研發、芯片製造、封裝測試、銷售和服務於一體
人才發展
人才發展
一同釋放潛力,塑造人類健康未來
新聞&資源
時刻與您分享我們的一點一滴
企業新聞 行業資訊 產品知識 資料下載
智能時代暗戰,中國芯片如何彎道超車
來源:乐天堂FUN88電子 發布日期:2019-06-21 瀏覽次數:2118次
分享:

北京時間4月16日,美國商務部正式確認對中興(xing) 通訊下達出口禁止令。這道禁止令不啻一記重錘,錘醒了許多已習(xi) 慣於(yu) 在溫水中遊弋的中國科技界人士。

從(cong) 國外進口芯片,對中國科技企業(ye) 來說不是什麽(me) 新鮮事。芯片早已超越石油和天然氣,成為(wei) 中國每年進口需求最大的物資。值得注意的是,美國對中興(xing) 的芯片禁運,既是貿易大戰的延伸,又暗藏著大國博弈的刀光劍影。芯片,不但是消費數碼行業(ye) 的核心原件,也牽動著人工智能、國家安全、智慧城市建設等國計民生的方方麵麵。

“中興(xing) 事件”戳中了中國科技界的軟肋,在這個(ge) 信息技術無處不在的時代,呼喚中國“芯”的聲音正變得越來越響亮。

數碼消費領域:已有建樹,仍需努力

2015年年底,美國高通的驍龍820處理器發布前夕,以樂(le) 視為(wei) 代表的的一眾(zhong) 國產(chan) 手機,在驍龍820的“首發”之戰中爭(zheng) 得頭破血流。而擁有自主研發和生產(chan) 處理芯片能力的三星,則悠然坐南山,不緊不慢地發布了自己的旗艦手機。此外,高通、三星等有能力出口芯片的廠商,常常通過人為(wei) 的“限量供應”導致手機廠商拿不到貨,或者通過附帶的“專(zhuan) 利費”變相提高產(chan) 品價(jia) 格,而這些上浮的成本,最終都要由消費者來承擔。

值得欣慰的是,作為(wei) 同屬國內(nei) 手機廠商的第一陣營,小米和華為(wei) 已經率先開始進行了“中國芯”的研發和生產(chan) 。華為(wei) 旗下的全資子公司海思半導體(ti) ,如今成為(wei) 國內(nei) 手機芯片研發的“扛把子”,最新應用在華為(wei) P20和榮耀10型號上的麒麟970處理器,在性能上已經完全不弱於(yu) 歐美品牌的旗艦級處理器。2017年2月28日,小米的澎湃S1處理器誕生,作為(wei) 一顆中端定位的芯片被應用在部分型號的小米手機中,邁出了小米自主研發芯片的第一步。據了解,性能更好的澎湃S2正在緊鑼密鼓的籌備之中。

在手機之外的3C領域,我們(men) 同樣取得了不俗的成就。以中星微自主研發的多媒體(ti) 芯片為(wei) 例,這種芯片被廣泛應用於(yu) PC和智能手機的攝像頭,被索尼、三星、惠普、飛利浦等一線IT企業(ye) 采購,全球市場份額一度達到70%。2006年7月,中星微推出全球第一款支持“免驅”的電腦攝像頭芯片,立刻席卷全球,成為(wei) 當之無愧的“明星芯”。

在傳(chuan) 統製造業(ye) 上,我們(men) 已經取得了一些進步,但還遠遠不夠。前述提到的麒麟和澎湃,雖是自主研發,但使用的依然是英國ARM公司授權的架構。在集成電路產(chan) 業(ye) 的最頂層,我們(men) 還需更多的探索。

智能時代的暗戰:彎道超車的機會(hui)

一顆小小的芯片,影響的不隻是大眾(zhong) 消費端的手機和電腦性能,更關(guan) 乎著國家的產(chan) 業(ye) 地位、城市治理的方向與(yu) 節奏。

今天,美國的無線產(chan) 業(ye) 支持了超過470萬(wan) 個(ge) 工作崗位,每年為(wei) 經濟貢獻4750億(yi) 美元。而在將要來臨(lin) 的5G時代,中國正憑借微弱的優(you) 勢一路領先。這次對中興(xing) 的出手,或許隻是美國大規模收複失地的開始。

工信部於(yu) 2014年發布的《國家集成電路產(chan) 業(ye) 發展推進綱要》中提出,我們(men) 既要做出好的手機和通訊芯片,也要發力雲(yun) 計算、大數據和物聯網相關(guan) 芯片的研發,後者正是現在的人工智能產(chan) 業(ye) 和將來打造智慧城市的基礎設施。

這其中,負責物聯網和人工智能計算的芯片,將承擔最重要的計算功能。目前,我國已經湧現出一批有能力製造人工智能通用計算和為(wei) 智慧城市服務的芯片的企業(ye) ,中星微就是其中之一。

2016年3月,中國首款“星光智能一號”嵌入式NPU由中星微發布。這顆NPU采用了“數據驅動並行計算”的架構,擅長處理視頻、圖像類的海量多媒體(ti) 數據,使得人工智能在嵌入式機器視覺應用中可以大顯身手,更好地服務於(yu) 智慧城市的建設。

在美國的虎視眈眈下,我國的通用計算芯片產(chan) 業(ye) 在困境中起步,在封鎖中成長。在人工智能崛起和智慧城市發展較量的關(guan) 鍵節點,中國迎來了彎道超車的機會(hui) 。

中星微集團創建人,中國工程院院士鄧中翰曾在今年3月表示:“目前,中國是AI芯片投資創業(ye) 的熱點市場,我們(men) 應該保持這股趨勢,不斷通過彎道超車,甚至在‘無人地帶’領域換道超車,實現AI芯片發展。”

鄧中翰和他帶領的中星微,已經抓住了這輪機遇,快速奔跑在路上。

角力國家安全防控:從(cong) 製定標準到引領話語權

今天,我們(men) 在消費領域的自主芯片已經到達可以實用的階段,但在對穩定性和可靠性要求很高的通信、工業(ye) 、醫療以及軍(jun) 事的大批量應用中,自主芯片距離國際優(you) 秀水平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。而這些,剛好是一個(ge) 國家最關(guan) 鍵、最值得保護的領域。長期依賴外國芯片,會(hui) 讓國家對關(guan) 鍵領域的防護變得脆弱。

“在很長一段時間內(nei) ,對外依存度仍會(hui) 維持在高位,”清華大學微納電子學係主任魏少軍(jun) 對此直言不諱。

視頻防控,正是一個(ge) 亟需減少對外依賴的行業(ye) 。在中國,92%治安類案件的偵(zhen) 破,都會(hui) 利用到遍布在全國各個(ge) 城市的視頻監控係統。這種視頻監控還被廣泛應用於(yu) 邊境邊防以及安全生產(chan) 等各個(ge) 方麵,通過構建智慧城市,打造出巨大的安全網絡,這樣的數據信息一旦泄露,後果不堪設想。

事關(guan) 核心利益與(yu) 國家安全,鄧中翰帶領“星光中國芯工程”團隊,牽頭製定了擁有我國自主知識產(chan) 權、技術水平國際領先的《安全防範監控數字視音頻編解碼技術要求》(以下簡稱SVAC國家標準),並大力投入資源開展自主研發,在SVAC算法、人工智能、視頻大數據、可視物聯網、時空大數據等核心技術領域取得了大量突破。

此前提到的“星光智能一號”,正是中星微在這一賽道取得的重大成果。目前,這顆芯片不僅(jin) 被應用在中星微固有的安防監控領域,還被廣泛應用在生態保護、智能家居、無人係統、航天軍(jun) 工、高鐵運維等係統上。自研自產(chan) 的尖端芯片,從(cong) 根本上保障了國家的信息安全。

2017年12月14日,SVAC頒布了第二代標準,並成為(wei) 強製性標準體(ti) 係進行了發布。未來,將會(hui) 有越來越多的芯片和算法基於(yu) 這個(ge) 標準而打造,中國將真正擁有屬於(yu) 自己的產(chan) 業(ye) 話語體(ti) 係。

2013年3月30日,鄧中翰在一場峰會(hui) 中提出,隻有創立標準,引領整個(ge) 行業(ye) 的發展方向,才能真正推動國家在世界產(chan) 業(ye) 鏈中的話語權,並且真正保護好國家安全。

熱門新聞
氮化镓(GaN)技術也取得重要進展
2025-05-28
氮化镓(GaN)技術也取得重要進展 山東大學新一代半導體材料研究院崔鵬、韓吉勝教授團隊研發出具有晶態氮化矽(SiN)帽層的新型 GaN 高電子遷移率晶體管(HEMT)。與傳統器件相比,該器件飽和電流提升 41%,擊穿電壓提升 30%。團隊通過原位生長技術,首次在 AlGaN 勢壘層上生長出 2nm 晶態 SiN 帽層,降低了界麵態密度,有效抑製尖峰電場分布,簡化了工藝流程並節約成本,在 GaN
WSTS數據反映全球半導體行業的複蘇跡象顯著
2025-05-04
根據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組織(WSTS)的數據,2024 年全球半導體銷售額達 6276 億美元,同比增長 19.1%,該機構預計,2025 年全球半導體市場的增幅將回落到 11.2%,全球市場估值將達到約 6970 億美元   從地區表現來看 2024 年 美洲地區以 44.8% 的年增長率領跑      中國市場年銷售額增長了 18.3% &nb
非EUV技術路線,全球首款二維處理器“無極”問世
2025-05-04
近日,複旦大學周鵬、包文中團隊研發的全球首款基於二維半導體材料的 32 位 RISC-V 架構微處理器 “無極”(WUJI)登上《自然》雜誌封麵;該處理器集成 5900 個晶體管,通過自主創新的特色集成工藝,完成了從材料到架構再到流片的全鏈條自主研發。 實現圍柵多橋溝道晶體管技術:針對 3 - 5 納米節點晶體管技術,周鵬團隊驗證了雙層溝道厚度分別為 0.6/1.2 納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