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 新能源汽車通信網絡背景
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,車輛的智能化、自動化程度不斷提高,這使得車內電子控製單元(ECU)之間的通信變得愈發關鍵。通信網絡如同新能源汽車的“神經係統” ,負責傳遞各種控製指令和數據信息,確保車輛各個係統的協同工作。
新能源汽車中,電池管理係統(BMS)需要與電機控製器(MCU)、整車控製器(VCU)等進行實時通信,以實現對電池狀態的精確監控和對電機的高效控製,從而保障車輛的續航裏程和動力性能。
二 CAN與CAN FD簡介
CAN即控製器區域網絡(Controller Area Network) ,是國際上應用廣泛的現場總線之一,最初由德國博世公司(Bosch)為汽車電子控製係統開發。從發布至今,CAN憑借其高可靠性、實時性和抗幹擾能力強等特點,逐漸成為汽車計算機控製係統和嵌入式工業控製局域網的標準總線。在早期的汽車中,CAN總線主要用於連接一些基本的電子控製模塊,如發動機控製單元、變速器控製單元等,實現這些模塊之間的數據交互和協同工作。
CAN FD(CAN with Flexible Data - Rate)意為可變速率的CAN,是CAN總線的增強版本。它在2011年開始協議開發,2015年被納入ISO11898 - 1標準。CAN FD在保留CAN基本特性的基礎上,對數據傳輸速率和數據幀格式進行了優化和擴展。隨著汽車智能化和網聯化的發展,對車內通信網絡的要求越來越高,CAN FD應運而生,以滿足高級駕駛輔助係統(ADAS)、車聯網(V2X)等新興應用對高速、大數據量傳輸的需求。
三 CAN協議優勢
1.實時性強 非破壞性仲裁技術:當多個節點同時向總線發送數據時,優先級高的節點優先發送,確保高優先級控製幀能夠及時傳輸,具有很強的實時性。
2.高可靠性、多主節點: CAN具備強大的錯誤檢測和恢複機製,包括CRC校驗、幀校驗、響應校驗等。在數據傳輸過程中,一旦檢測到錯誤,節點會自動重發數據,保證通信的可靠性。網絡中的每個節點都可以主動發送和接收數據,具有很高的靈活性
CAN FD協議優勢
1.大幀負載 單幀數據負載從CAN的8字節擴展到64字節,這意味著在傳遞相同數據量的情況下,CAN FD所需的幀數量大幅減少,從而降低了總線負載,提高了通信效率
2.更高數據速率 CAN FD的速率可變,仲裁比特率最高可達1Mbps(與CAN相同),數據比特率最高可達8Mbps ,與標準CAN完全兼容,在同一網絡中可以同時存在標準CAN節點和CAN FD節點
CAN協議不足
1.數據速率限製 最大數據速率被限製在1Mbps,在麵對一些對數據傳輸速率要求極高的應用場景時,如高清攝像頭圖像數據傳輸、自動駕駛中的大量傳感器數據實時處理等,傳輸速率可能無法滿足需求,導致數據傳輸延遲,影響係統性能。
2.幀負載受限 每幀數據有效載荷最多隻有8字節,當需要傳輸大數據量時,就需要頻繁地進行幀傳輸。在新能源汽車的多媒體係統中,若要傳輸一首高品質的音樂文件,由於CAN幀負載受限,需要分割成大量的小幀進行傳輸,這不僅增加了傳輸時間,還可能導致數據傳輸過程中的丟包和錯誤。
CAN FD 協議不足
1.複雜性,需要更新硬件支持,傳輸速率越高,對物理層的要求也就越高。例如,為了實現高速數據傳輸,需要采用更高速的收發器、更優質的傳輸線纜以及更複雜的信號處理電路,這增加了硬件設計和實現的難度與成本
2.網絡負載管理複雜 在高數據速率下,總線負載管理和錯誤處理更為複雜。由於數據傳輸速度快,一旦出現錯誤,可能會導致大量數據丟失或錯誤,需要更複雜
四 應用場景
新能源汽車的底盤和動力係統中
工業自動化領域
高級駕駛輔助係統(ADAS)
人工智能
在製動係統中
車聯網(V2X)
電機控製器
高帶寬和高數據量的通信需求
五 選擇建議
在選擇CAN還是CAN FD時,需要綜合考慮具體的應用需求和係統約束
- 對於一些對成本敏感、數據傳輸要求不高的傳統汽車電子係統,CAN仍然是一個經濟實用的選擇
- 對於新興的、對數據傳輸速率和數據量要求苛刻的智能汽車應用,CAN FD則更能滿足其發展需求
- 可以根據不同的功能模塊和通信需求,在同一車輛中同時采用CAN和CAN FD,構建一個高效、靈活的通信網絡
六 CAN接口常見硬件問題
總線短路 :CAN_H 和 CAN_L 兩條線之間出現不正常連接,導致信號失真或丟失。可能是線路磨損、絕緣損壞等使線路相互接觸或外部物體擠壓、穿刺線路造成
終端電阻問題:CAN 總線兩端需安裝 120 歐姆終端電阻以保證信號完整性,電阻損壞、未安裝或安裝不當
連接器故障:連接器接觸不良、腐蝕或損壞,會致使信號傳輸不穩定或中斷。長期使用後的磨損、振動導致的鬆動、潮濕環境引起的腐蝕等都是常見原因
接地問題:接地不良會引入電磁幹擾,影響信號傳輸質量,使數據出現錯誤或丟失
電源問題:電源不穩定、電壓不足或電壓波動過大,影響 CAN 總線設備的正常工作
CAN接口常見通信與協議問題
信號衰減:總線長度過長超出標準(通常 40 米),或線路質量不佳、有過多分支,會使信號衰減,導致數據傳輸錯誤或不穩定
數據衝突:總線上節點過多,多個節點同時發送數據時易產生衝突,導致數據傳輸失敗或錯誤
通信波特率不同:不同節點使用不同的通信波特率,會導致無法通信或數據傳輸錯誤
協議錯誤:節點發送的數據不符合 CAN 協議規範,如幀格式錯誤、數據長度錯誤等,會使數據包被丟棄或錯誤解釋
CAN接口常見環境相關問題
電磁幹擾:外部電磁場,如附近的電機、變壓器、無線電設備等產生的幹擾,可能導致信號傳輸不穩定、數據錯誤或丟失
溫度影響:過高或過低的溫度會使電子元件性能下降、參數發生變化,導致設備工作不穩定,影響 CAN 總線通信
濕度和振動:濕度過高可能導致設備腐蝕、短路;振動可能使連接器鬆動、線路斷裂,進而引發通信故障

共模電感 CMZ4532-501T 或 CMZ4532-501TA